第(3/3)页 刘禅闻言顿时愣住,此前曾书在答卷中,并未说魏吴从何处向大汉发起进攻,只是说如果魏吴为了生存,摒弃前嫌,倾尽两国之兵,同时攻打大汉,大汉如何挡之。 而现在,他直接指出了曹魏和东吴,若是联合在一起时,他们会从什么地方向大汉发起攻击。 代郡、上党、河东、交州、桂林,这些都是最近这两年大汉才攻占的疆土,这与此前占据的武关、潼关、蒲坂津可不同。 因为这三关均是易守难攻的险要关隘,守军只要不作,只需严防死守,敌人是很难攻破这些碍口的。 但是,代郡、上党、河东、交州、桂林,这几个地方,现在是大汉的前沿阵地,直面曹魏与东吴。 相比潼关之类的险关不同,这些边镇若是对方大兵压境,守军若没有足够的兵力,也是很容易被敌人攻破的。 晋中之战之后,朝廷虽然对各处边镇做出了调整,每一处也都派驻了能征善战的大将镇守,比如: 前将军魏延,副将折冲中郎将涂连虎,领三万步骑镇守代郡; 镇西将军陈到,副将偏将军田牧,领兵两万镇守河东; 镇东将军马岱,副将平西将军关索,领兵一万五千镇守上党; 镇南将军廖化,副将安国将军高翔,领兵两万镇守潼关; 建威将军王平,副将典军中郎将杨同山,领兵两万镇守武关; 平北将军张苞,领两万五千步骑驻守上郡; 建宁太守李遗关凤夫妇,则领步骑五万驻守交州; 尚书令李严父子,领三万水陆军,镇守长江防线; 还有平南将军郭淮、平东将军郝昭,则各领一万步骑驻守西域都护府和西南都护府。 看上去每个边镇关隘,大汉朝廷都派有得力大将镇守,可是仔细一看也会发现,大汉全国的总兵力不少,却是十分的分散。 比如并州和代郡加起来,两地的总兵力已经有六万多人,而且还有如前将军魏延这种大将坐镇。 可是—— 如果曹魏突然分别几路猛攻几处边镇,这六万多人,真的就能当得住吗? 还有就是南境边防,虽然建宁太守李遗手里有五万步骑,可是他的压力也是不小,他镇守的是整个西南大片疆域,其中包括南中,岭南等地。 不过,刘禅却故意问道:“汝以为孙权与曹叡,真能真心实意联合?” 这是关键,也是大汉王朝抱有的侥幸原因所在。 因为无论是历史上,还是这十几年三国的局势,三国之间并未形成坚定的联盟。 只要魏吴不能彻底联盟起来,大汉就不惧魏吴。 他们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整体,他们彼此也会相互提防,这就让大汉有了喘息的机会。 只是,曾书却微微点头,道:“若是我大汉不断强大,让孙权曹叡感觉到害怕,他们就会走到一起。” “眼下他们未能真正走到一起,那是他们觉得,只要彼此掣肘,互相牵制三足鼎立局面就不会被破坏。” “他们自然不能真心联盟。” 说到这里,曾书沉思片刻,却又说道:“若是有一天,他们发现大汉已经强大到无法掣肘,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,就会走到一起,从而联手攻击我大汉。” 嘶—— 以前刘禅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一点,只是想着历史上,特别是那个孙十万,这家伙一会儿联蜀抗曹,一会儿又是联魏,反正就是一个两面三刀,左右逢源的家伙。 这十几年走过来,孙十万依然没有任何改变,反正就是汉魏谁强,他就联合弱势的一方,然后趁机捡便宜。 刘禅真没有想过,有一天孙权会因为忌惮大汉,从而与曹魏死死的绑在一起。 但是,曾书这番话,却并不是没有道理。 毕竟在此之前,不断崛起的大汉想要一鼓作气征伐中原一统天下,还是很难做到,至少短时间内,刘禅还没有这个自信心。 他需要时间,再做一些准备。 可是,孙权跟曹叡,他们会给刘禅这个准备的时间吗? “那...”刘禅淡淡的问道:“若真是如此,我大汉当以何策应对?” 既然这家伙提出了这个危局,想必他应该有想过如何应对。 “回陛下!”曾书道:“天下一统,这是大势所趋,我大汉问鼎天下,这也是时间问题。” “不过眼下,学生以为,加强魏吴联盟,隐形发展最妥。” “加强魏吴联盟?”刘禅愣了一下。 曾书点了点头,道:“现在大汉强势,魏吴皆会惧怕,但是若我大汉不断向两国示好,同时向他们展示出短期内,没有东出的打算。” “???”刘禅有些不理解,因为即便大汉天天高喊,我们暂时没有统一中原的想法。 但是东吴曹魏,他们会相信吗? 反正刘禅觉得,若是换作是他,他肯定是不会相信的。 毕竟大汉至先主在成都登基之时,就以一统中原,为大汉的国策,如今大汉坐拥益雍凉并四州,还兼有西域、西南、岭南这一大片疆域,却没有了统一中原的想法。 这——谁信? ...... ...... 第(3/3)页